習近平在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時強調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和延安精神

為實現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而團結奮鬥


         黨(dang) 的二 十大閉幕不到一周,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強、趙樂(le) 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專(zhuan) 程從(cong) 北京前往陝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紀念地,重溫革命戰爭(zheng) 時期黨(dang) 中央在延安的崢嶸歲月,緬懷老一輩革命家的豐(feng) 功偉(wei) 績,宣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ti) 賡續紅色血脈、傳(chuan) 承奮鬥精神,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向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優(you) 異答卷的堅定信念。習(xi) 近平強調,要弘揚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弘揚延安精神,堅定曆史自信,增強曆史主動,發揚鬥爭(zheng) 精神,為(wei) 實現黨(dang) 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而團結奮鬥。

        27日上午,習(xi) 近平等集體(ti) 乘車,來到位於(yu) 延安城西北的楊家嶺革命舊址。1938年11月,中共中央機關(guan) 由鳳凰山遷到楊家嶺。在楊家嶺期間,我們(men) 黨(dang) 召開了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開展了延安整風運動,領導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zheng) 。習(xi) 近平等首先來到中共七大會(hui) 址。1945年4月至6月黨(dang) 的七大在這裏召開。我們(men) 黨(dang) 成立時隻有50多名黨(dang) 員,到黨(dang) 的七大召開時已經擁有了121萬(wan) 名黨(dang) 員。習(xi) 近平緩步瞻仰會(hui) 場,他表示,黨(dang) 的七大在黨(dang) 的曆史上具有重要裏程碑意義(yi) ,標誌著我們(men) 黨(dang) 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走向了成熟。在政治上,黨(dang) 通過延安整風,使全黨(dang) 團結在毛澤東(dong) 的旗幟下,實現了黨(dang) 的空前統一和團結。在思想上,黨(dang) 確立了毛澤東(dong) 思想在全黨(dang) 的指導地位,把毛澤東(dong) 思想寫(xie) 入了黨(dang) 章。在組織上,黨(dang) 形成了一支高舉(ju) 毛澤東(dong) 旗幟的久經考驗的政治家集團。黨(dang) 的七大在黨(dang) 的曆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為(wei) 黨(dang) 後來不斷從(cong) 勝利走向勝利指明了正確方向、開辟了正確道路。

         隨後,習(xi) 近平等來到毛澤東(dong) 等老一輩革命家舊居,重溫老一輩革命家在楊家嶺的革命經曆,了解革命舊址保護情況。在延安時期,楊家嶺是毛澤東(dong) 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著名的“窯洞對”就是在這裏進行的。“窯洞對”的要義(yi) ,是回答如何跳出治亂(luan) 興(xing) 衰曆史周期率、避免人亡政息、確保政權長期存在的問題。在“窯洞對”中,毛澤東(dong) 同誌給出了第一個(ge) 答案,這就是讓人民監督政府。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在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的實踐中給出了第二個(ge) 答案,這就是黨(dang) 的自我革命。習(xi) 近平指出,延安革命舊址見證了我們(men) 黨(dang) 在延安時期領導中國革命、探索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的光輝曆程,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shu) ,每次來都溫故而知新,受到深刻教育和啟示。要管理好、研究好,結合現實講好楊家嶺的故事、講好黨(dang) 的七大的故事。

         講解員介紹了當年陝北人民在民歌《白馬調》基礎上創作和傳(chuan) 唱歌曲《東(dong) 方紅》的過程,並現場作了演唱。習(xi) 近平指出,這些歌頌黨(dang) 、歌頌毛主席的文藝作品都是人民群眾(zhong) 自發創作的,充分說明人民選擇了毛澤東(dong) ,人民擁戴毛澤東(dong) 。

         隨後,習(xi) 近平等集體(ti) 乘車前往延安革命紀念館,參觀《偉(wei) 大曆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曆史陳列》。

         從(cong) 1935年到1948年,以延安為(wei) 中心的陝甘寧邊區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zheng) 的政治指導中心和中國人民解放鬥爭(zheng) 的總後方。展覽全麵係統展示了黨(dang) 中央和毛澤東(dong) 等老一輩革命家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ti) 實踐相結合、在延安領導全國革命走向勝利的光輝曆史。習(xi) 近平等依次參觀了“中共中央和紅軍(jun) 長征的落腳點”、“中國人民抗日戰爭(zheng) 的政治指導中心”、“創建新民主主義(yi) 的模範試驗區”、“奪取全國勝利的出發點”、“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等展覽內(nei) 容。習(xi) 近平不時駐足觀看,同大家一起緬懷黨(dang) 中央在延安時期的崢嶸歲月。  

         參觀結束時,習(xi) 近平發表重要講話。他表示,延安是中國革命的聖地、新中國的搖籃。從(cong) 1935年到1948年,黨(dang) 中央和毛澤東(dong) 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戰鬥了13年,領導中國革命事業(ye) 從(cong) 低潮走向高潮、實現曆史性轉折,扭轉了中國前途命運。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延安用五穀雜糧滋養(yang) 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發展壯大,支持了中國革命走向勝利。延安和延安人民為(wei) 中國革命事業(ye) 作出了巨大貢獻,我們(men) 要永遠銘記。

         習(xi) 近平滿懷深情地說,我在延安地區生活勞動了7年,我的父輩也是從(cong) 這裏走出去的,我對這裏十分熟悉。當年在陝北插隊的時候,每次路過延安,我都要來七大會(hui) 址、楊家嶺、棗園、鳳凰山等革命舊址看一看。到中央工作後,先後3次來延安考察調研。這次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同誌一起來,就是要宣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ti) 將繼承和發揚延安時期黨(dang) 形成的優(you) 良革命傳(chuan) 統和作風,弘揚延安精神。

         習(xi) 近平強調,在延安時期形成和發揚的光榮傳(chuan) 統和優(you) 良作風,培育形成的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ye) 精神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延安精神,是黨(dang) 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代代傳(chuan) 承下去。

         習(xi) 近平指出,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精髓。1938年,毛澤東(dong) 同誌在延安抗日軍(jun) 政大學回答“在抗大應當學習(xi) 什麽(me) ”時指出,“首先是學一個(ge) 政治方向”。全黨(dang) 同誌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決(jue) 貫徹黨(dang) 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堅決(jue) 落實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把老一輩革命家開創的偉(wei) 大事業(ye) 繼續推向前進。

         習(xi) 近平強調,延安時期,黨(dang) 提出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並寫(xie) 入黨(dang) 章,強調共產(chan) 黨(dang) “這個(ge) 隊伍完全是為(wei) 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wei) 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要求黨(dang) 的幹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麵”,形成了“隻見公仆不見官”的生動局麵。全黨(dang) 同誌要站穩人民立場,踐行黨(dang) 的宗旨,貫徹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保持黨(dang) 同人民群眾(zhong) 的血肉聯係,自覺把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到各項工作之中,紮實推進共同富裕,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

         習(xi) 近平指出,黨(dang) 中央和紅軍(jun) 安家延安後,由於(yu) 敵人的軍(jun) 事包圍和經濟封鎖,條件十分艱苦。延安軍(jun) 民積極響應毛澤東(dong) 同誌發出的“自己動手、豐(feng) 衣足食”號召,開展了熱火朝天的大生產(chan) 運動,有力支持了抗日前線。全黨(dang) 同誌要大力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無論我們(men) 將來物質生活多麽(me) 豐(feng) 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一定不能丟(diu) ,腳踏實地、苦幹實幹,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

         習(xi) 近平強調,當年毛澤東(dong) 同誌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住窯洞、吃粗糧、穿布衣,用“延安作風”打敗了“西安作風”。全黨(dang) 同誌要把老一輩革命家和共產(chan) 黨(dang) 人留下的光榮傳(chuan) 統和優(you) 良作風傳(chuan) 承好發揚好,勇於(yu) 推進黨(dang) 的自我革命,堅定不移推進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始終保持黨(dang) 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確保黨(dang) 始終成為(we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的堅強領導核心。

         習(xi) 近平指出,延安時期,黨(dang) 以頑強的鬥爭(zheng) 精神和高超的鬥爭(zheng) 本領,有力開展了抗擊日本軍(jun) 國主義(yi) 侵略的鬥爭(zheng) ,有力應對了西安事變、七七事變、重慶談判等一係列重大挑戰,有力領導和指揮了全國革命鬥爭(zheng) ,有力應對了國民黨(dang) 軍(jun) 隊對陝甘寧邊區的重點進攻,靠小米加步槍打開了中國革命新局麵。全黨(dang) 同誌要發揚鬥爭(zheng) 精神、提高鬥爭(zheng) 本領,堅決(jue) 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鬥爭(zheng) 打開事業(ye) 發展新天地。

         習(xi) 近平強調,黨(dang) 的二十大製定了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黨(dang) 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描繪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宏偉(wei) 藍圖。讓我們(men) 踏上新征程,向著新的奮鬥目標,出發!

         臨(lin) 行時,習(xi) 近平同在場的老黨(dang) 員以及老紅軍(jun) 、老八路、烈士後代,黨(dang) 校幹部學院教師及紀念館工作人員等親(qin) 切交流,勉勵大家弘揚革命精神,講好黨(dang) 的故事,激勵人們(men) 堅定不移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而不懈奮鬥。現場響起長時間熱烈的掌聲。

        劉國中、陳希和中央有關(guan) 部門負責同誌,陝西省有關(guan) 負責同誌參加上述活動。

來源:新華社